論得失作文示例一
人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有兩面性,有得必有失。得未必真得,失也未必真失。——題記
我曾經擁有一只可愛的小黃狗,初見時它在自己簡陋的小窩里,四下漏風,格外寒冷,我一見這只小狗就生出一種無法言說的喜歡與憐惜,為了和它相處更密切,我給它吃火腿腸,小狗興奮得不得了,搖頭晃腦的在我面前蹭來蹭去,它好像也很喜歡我這位新朋友,于是我們的關系就這樣自然的熟絡起來,小狗很喜歡我抱它,黑黑的小鼻子格外招人喜愛,不過衛生搞得不是很好,老是有鼻涕。我并不嫌臟相反卻很喜歡它的這種原生態。人和物之間,人和人之間真是奇妙,人們常說情人眼里出西施,我對小狗的這種喜歡也應了這種說法。相處時是快樂的,擁有的日子那么令人難忘,世間是無常的,不尋常事時有發生,就說小狗吧,本來在一起好好的,后來爸爸送人了。我便從此失去了小狗這位朋友。這不是有得就有失嘛?接著爸爸又承諾再給我弄只更好的,有失而得。這不也是一種失而復得嗎?
得與失我還分不太清,看的也不那么重,我們學校最近組織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,很早老師就通知大家做好出發的準備,我當然高興得不得了,不用上課在戶外拓展,訓練,那一定很爽吧,做著種種遐想是不是像軍人一樣威風凜凜,持槍核彈?會不會像施瓦辛格演的特技一樣精彩?我暗暗勸慰自己去了就知道了,想多了也是白想。精心準備吧,要帶的衣服用品,早早安排媽媽準備,就等老師一聲令下。天有不測,出發前天,我下樓的時候不小心扭傷了腳踝,腳腫得像木棒生疼生疼的,我拖著一條傷腿很失望的告訴媽媽我不能去了,媽媽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以為學校取消了實踐的計劃,定睛看我的囧態才明白過來,原來他的兒子又受傷了。“看你這幾天心不在心上。”其實媽媽不說,我自己也承認這幾天真的有些飄,云里霧里的沉不下心,用媽媽的話說就是心不在當下!不管怎樣都于事無補,已經受傷又能怎樣,只能不去了,白白的失去一次出去鍛煉的機會。老師挺會安慰我,說不去也好在家把功課統統濾一遍復習復習,別人不學的時候你學,正好比別人多走一里路。只有這樣想,不過我也真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,順其事情順其自然。我失去實踐的機會,獲得更多學習的時間,一方面失去,另一方面又得到,有得有失,得與失也不是絕對的好和不好。主要看自己怎么看待,怎么面對。看上去失去其實是得到,表面看是得到其實也許是失去。
最終我總結,人生不能因為害怕失去不敢擁有,也不能因為擁有太多而不敢面對失去。有得有失才是自然。
論得失作文示例二
塞翁失馬焉知非福!得有得的喜悅,失有失都驚喜。人們常說舍得舍得,有舍才有得,有的人又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,就連古人也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。但有人也納悶兒,為什么總把得失放在一塊兒?最后弄得人人都有得失之患,成天擔驚受怕。難道就不能把得失分開?如果只有得就好了。但那些都是懶人的想法,像海市蜃樓一樣,不切實際!
得與失,是從古流傳至今永恒不變的法則,如同自然界適者生存的規定一樣,根深蒂固,不可動搖。而得與失也正是維持世間平衡的重要因素。如果硬要把得失分開,那么世界將毀于一旦,社會也同樣會止步不前。相比于得失之患,難道世界末日會更好嗎?
就好比如說有一個人,他每天都無所事事,游手好閑,呆在家里除了睡就是吃,除了玩還是玩。但他卻也一樣有錢花,飯來張口,衣來伸手,生活無比逍遙快活。那么他的結局又會怎樣呢?可想而知,他將完全失去上進的動力和意識。也許連奮斗和努力是什么都不知道。試想一下,如果人人都像這樣,那么還有人會工作,還會去孜孜不倦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,奮不顧身的去完成自己的目標嗎?當然,也許這樣會讓世界真正和諧起來,再也沒有勾心斗角爾虞我詐,人人都會變單純,整天無憂無慮。可這樣如同行尸走肉的活著有意思嗎?那我們還有存在的價值嗎?那我們的世界還會有更美好的未來嗎?所以,上天是公平的,讓得與失死死地綁在了一起。
有得就有失,有失就有得,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規律。得與失,像親密無間的兄弟,形影不離,相輔相成;像勢不兩立的黑與白,相生相克,此消彼長,又像雙孔鎖的鑰匙,缺誰也不可。如果人生就是輛車子,那么得就是鑰匙,失就是燃料。生活不就是在得失之間過來的嘛!
當我們靜下心來想想就會發現,歷史不就那么一回事。
我們的祖先猿猴,因為壞境所迫,迫不得已放棄了樹上安全舒適的生活,下地行走覓食,才慢慢地學會站立,進而進化成人。后來,祖先們逐漸適應了陸地上的生活,再偶然間發現了火后,他們放棄了茹毛飲血的生活,開始吃熟食,才發現烤熟的食物更美味,壽命也因此得以延長。再后來,他們放棄了凌亂的聚居方式,創建了奴隸制度,建立起中國的第一個王朝。在計數的過程中,他們發現靠繩子打結太過于麻煩,索性有符號來代替,然后符號慢慢的演變成字,使相互之間的交流更通暢簡單。再后來,受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響,奴隸制被廢除,封建制度取而代之。人類社會也進入一個嶄新的開始。秦始皇統一七國,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。但由于秦始皇的殘暴,秦二世的無能,很快爆發農起義,然后是項羽逐鹿中原,與劉邦爭天下。可由于項羽自己的自負,失去了打敗劉邦得到好機會,自刎于烏江。由此,劉邦得以建立漢朝。隨之時間的推移,一個又一個的朝代覆滅,一個又一個王朝崛起,取而代之。直到幾千年后的清朝,由于鴉片戰爭,中國開始接受西方文化,到了清朝晚期,南昌的一聲槍響,統治中國的近兩千來的封建制度隨風飄逝,中國也迎來了新生······
毋庸置疑,歷史就是這樣在反反復復的得失中不停地向前進步著,歷史的歲月也就是得失的具體表現。古人有云:天下者,得之艱難,則失之不易;得之既易,則失之亦然。歷史是這樣,生活也是如此。因為得失本是一個準則,是萬物生存發展的前提,一切的一切都逃脫不了它的束縛。
因為有得失,我們才有遠大的夢想;因為有得失,我們才有堅定的信念;因為有得失,我們才有前進的動力。也因為有得失,我們才會惶惶不可終日,才會坐立不安,擔驚受怕,才會唉聲嘆氣。總之,得失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意外和驚喜,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獨特和精彩。同時它就是如此奇妙,亦正亦邪,捉摸不透,又讓人欲罷不能。
與其傻傻的的糾結著得失,還不如看開些,放下所謂的執著,認認真真把握現在,珍惜現在。且行且珍惜吧!